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
English

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

拱墅区“科普助力双减 点亮科学梦想”系列活动走进杭州市文渊小学

日期:2025-05-21 11:18:41 查看:26

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,激发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,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5月15日下午,杭州市科协科学家科普报告汇暨拱墅区“科普助力双减 点亮科学梦想”系列活动进杭州市文渊小学,由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博士后郭占鹏带来的科普讲座《大自然启示录:从生物观察到仿生技术》在文渊小学精彩开讲。  

郭占鹏老师带领老师同学们踏上了一段奇妙的仿生学探索之旅。讲座通过生动的讲解、有趣的互动和丰富的实例,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大自然中蕴藏的无限智慧。

第一站大自然的灵感宝库

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吗?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,其实都是从动植物身上学来的!”郭老师以一个问题开场,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。他列举了仿生学在建筑、军事、文娱等领域的应用,比如荷叶的自清洁特性启发了防水材料的研发,而蜜蜂的蜂巢结构则让建筑师设计出更坚固的轻型材料。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。  

在互动中,大家了解到,壁虎脚底的细微结构让科学家发明了仿生胶带,未来甚至可能用于机器人攀爬技术!  

第二站:仿生学的研究密码

郭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讲解了仿生学的研究过程:观察生物→科学分析→应用研发。他以鲨鱼皮为例,展示了其特殊的鳞片结构如何减少水流阻力,从而帮助游泳运动员提高速度,又通过蚂蚁的信息素传递,解释了它们如何找到最优路径,这种原理被应用到了物流和交通优化中。  

“原来小小的蚂蚁也能帮我们解决大问题!”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。  

第三站:飞行进化史与仿生科技

在“飞行进化史”环节,郭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,展示了鸟类、昆虫和蝙蝠的飞行方式如何启发人类设计飞机和无人机。他还分享了几个令人惊叹的仿生技术实例,比如模仿老鹰眼睛的追踪系统、受鲨鱼皮启发的抗菌材料,以及人工智能中的人脸识别技术——原来这些高科技的背后,都藏着大自然的智慧!

第四站:仿生发明猜猜乐  

最后的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。

- “蜘蛛网能做防弹衣?”——“对!因为蜘蛛丝的强度比钢铁还高!”  

- “龙虾和宇航服有什么关系?”——“龙虾的关节灵活又坚固,科学家用它来改进宇航服的关节设计!”  

- “竹蜻蜓和直升机螺旋桨?”——“没错,竹蜻蜓就是最早的螺旋桨灵感来源!”  

同学们脑洞大开,争相发言,现场笑声和惊叹声不断。  

讲座最后,郭老师鼓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,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,未来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。

这场讲座不仅让小学生们收获了科学知识,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,让同学们领略了仿生科技的神奇,更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!今年以来,拱墅区科协已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13场,受益学生4000余人。(拱墅区科协)